Mon - Fri : 09:00 - 17:00
info@tarimcap.com
03-7628 5965

Digital Transformation

农村数位化

//
Posted By
/
Comment0
/
Categories

提到农业,总是会让人联想到挥汗如雨的农夫,还有简陋的农舍。这也许就是一般人对农业的刻板印象,也是可能导致许许多多国家年轻一代不愿意投身农业经济的原因吧!唐代诗人李绅的《悯农》诗「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飧,粒粒皆辛苦。」讲述农人辛劳,传颂千年,几乎是全中华区域每一位小学生都会背诵的诗歌,而这也确实反映了印度尼西亚农民的现实写照。但是,这种现象其实在默默的改善中。

随着经由印度尼西亚乡村合作社联盟向海外引进的各种先进农业科技,而今农业与科技的距离越来越近,农夫的形象已经不若以往,终极目标就是让农场逐渐朝自动化、无人化的方向前进。新世代的农夫,不再只是用劳力耕作,还需花更多脑力决策,而这都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资源实行培训与长时间的督导,才能显现效果。也唯有让农夫从繁琐艰辛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我们才能为未来的农业创造更大价值。

数位转型在企业间已经达到引爆点,属于农业的数位转型也是势在必行。

所以,如果李绅穿越时空来到现在,他很有可能会看到完全不同的光景:炙热太阳下,自动曳引机在农地裡稳定运作,耕田、灌溉、施肥、收成,一个指令就能搞定。无人机正在农地上方巡视作物,拍摄下来的影像数据通通即时回传。田埂上安装了感测器,随时测量和记录环境状况,不论农作物出了任何问题,都可以立刻追踪处理。这个时候,农夫在哪裡?他或她只需要安心坐在中央控制室裡,透过各种经过数位处理的数据和影像画面,结合过往的耕作经验做出最有利作物的判断就行了。农人的价值,不应该只在于体力劳动。

以上描述并不是毫无依据的幻想,而是全球关心农业科技者正在共同努力的目标。因为,多了科技的辅助,未来的农民,不该再像现在一样辛苦。根据美国农业投资平台AgFunder今年2月发表的报告,从2010年到2015年,农业科技领域投资金额一路攀升。2015年的投资金额甚至比前一年高出将近一倍,来到46亿美元。其中前三项最受瞩目的领域就是农业电商、灌溉给水以及包含无人机和自动化机械的“精准农业”。

《华尔街日报》也曾点出这波农业投资热潮现象。《华尔街日报》指出,由于无线连网科技价格便宜,收集资料和监测作物的工具越来越进步,再加上创业者寻找新的市场需求以及消费者对于食品安全的重视,让食物供应链变得更透明。报导中也点出五大关键投资领域,包括“精准农业”、室内农场、食品安全、农场机器人和替代食品。

  农业科技的发展,其实跟农村人口老化很有关系。因为在劳力减少的情况下,运用科技提升耕作效益势在必行。2016年4月,日本新潟举行了G7农业部长会议。根据会中公布数据,除了加拿大以外,在其他六大工业国中,55岁以上的农业人口已经从2002年的33%上升到2012年的42%,老化程度相当高。因此,各国呼吁要提升年轻人和女性从农比率,以应对全球人口日益增加,粮食需求升高的趋势。除了让老一辈农民能够更轻鬆管理农务,也要吸引青年农民积极参与农事。

那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农业科技搭上数据化的演算翅膀,我们深信以科技连结农民与市场,改变农村做生意的方式,进而从社会经济的根本面改善农民的生活的愿景是很有希望实现的。

现在,数位已经不是经济的一部分,数位它本身就是经济。根据麻省理工史隆管理学院的一项研究显示,能顺应数位潮流的企业,获利率比同产业的其它产业高出26%。故此,善用数位科技协助农村转型,可以为农村打造一个全新的生态系统,超越传统的直线式供应链,进一步朝农业物联网的方向迈进。

Leave a Reply